發(fā)布時間:2017-12-28 09:54:00 瀏覽次數:404
耳朵再造通常需要2~3次手術。具體的方法有兩種。耳朵再造方法的選擇關鍵是病人的自身條件,適合病人的方法就是能夠獲得好效果的方法。那么耳朵再造的時機是何時呢?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!
正常耳廓系由細薄的皮膚軟組織包裹彈力軟骨支架所組成,具有彈性的薄殼結構,并由耳輪、對耳輪、耳屏、對耳屏、耳垂、耳甲、三角窩、舟狀窩等構成,凸凹回旋,形態(tài)復雜,因此耳廓再造是一個困難、復雜的手術。目前雖然能夠造出與正常耳郭形態(tài)非常的再造耳,但影響再造耳形態(tài)的因素很多,殘耳及殘耳后皮膚的松緊、厚薄、大小,所用肋軟骨的長短、形狀、厚薄差異都很大,這些條件都會影響手術的效果,個別病人的瘢痕體質也會影響再造耳的外形。因此,對于要求行耳廓再造,并能理解手術的困難,對結果又抱現(xiàn)實態(tài)度的受術者皆可進行耳廓再造手術,否則要慎重。年老體弱者宜佩帶假耳,不宜施耳再造術。

手術時機:
耳朵再造手術時機很重要,是獲得理想手術效果主要的決定因素之一。我們認為綜合肋軟骨發(fā)育、耳郭發(fā)育以及心理發(fā)育等因素9歲、10歲、11歲是較好的耳朵再造年齡。年齡過小,因其自體肋軟骨發(fā)育小、薄、軟,給耳廓軟骨支架的制作帶來影響,從而影響終的手術效果,而且過早的手術就需要切取更多的肋軟骨,負重的肋軟骨多取一根發(fā)生胸廓變形的幾率和程度都比年齡大可以少取一根軟骨的要高和重。但盡量在青春發(fā)育前完成外耳再造手術,因為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大,在青春期前完成對孩子心理發(fā)育影響會小很多。雖然我們已經解決了高齡病人的耳朵再造技術,但盡量不要等年齡過大再來手術,隨著年齡的增大,肋軟骨的質地也會發(fā)生改變,甚至變黃變脆,增加了耳朵軟骨支架的制作難度。
術后須知:
術后常規(guī)應用抗生素3-5天,2天拆除再造耳及耳后區(qū)縫線,拆線后仍需包扎數天。包扎時注意在耳后溝處用紗布填塞,術后三周可去除全部敷料,小心拔除耳輪緣處頭發(fā),半年內避免過度壓迫再造耳。后12天拆線,術后短期內不應受到外力的沖擊。
耳畸形
推薦閱讀:先天性小耳畸形要如何治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