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0-05-14 15:49:00 瀏覽次數:514
上期我們講了面部除皺術的由來和適應人群以及禁忌人群,這期,我們再來講講除皺術的部位分類和設備分類,以及它對面頸部老化狀況和年齡的適應癥:
	
	 
	
部位分類:
根據面部除皺術的部位,可將手術方法分為以下幾類:額部除皺術;面上1/3除皺術;顳部除皺術;面中、下2/3除皺術;頸部除皺術;全顏面部除皺術。
層次分類:
根據除皺術時剝離的層次,可將手術方法分為以下幾類:皮下除皺術:SMAS除皺術;骨膜下除皺術;多層次深平面復合除皺術。
設備分類:
根據除皺術時所使用的儀器,可將手術方法分為以下兩類:內窺鏡下除皺術;激光美容除皺術。
適應癥
面頸部老化狀況:
老化改變包括前已述及的松垂和皺紋,這些改變有部位、性質、程度的不同。一般來說,除皺手術對于頰、頜下松垂者效果確切、可靠;對于重力性皺紋的手術后效果較持久;對于動力性皺紋如額紋、眉間縱紋、鼻根橫紋的效果良好。除皺技術對于鼻唇溝的治療仍不理想,而對于上、下唇的縱紋無效。
傳統(tǒng)的拉皮除皺術,僅是緊縮皮膚,效果也只能保持2~5年。除皺技術矯治了與老化改變有關的許多組織,如脂肪、肌肉及面頸部的其他深部組織,同時緊縮皮膚。對于許多人,手術效果是持久的,脂肪的再松垂和肌肉的再松弛是有限度的,但皮膚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復發(fā)松弛。關于現代除皺技術究竟能維持多長時間的問題。
年齡:
除皺手術的適宜年齡為40~60歲。國外報道的適宜年齡為35~75歲。手術不能阻止老化的發(fā)展,但能治療和預防老化的征象。隨著主客觀需求的變化,30~40歲者要求做除皺術的人增多,但只應將其列為小范圍局部手術的相對適應證。
全身狀況:
無重要臟器如心、腦、肝、肺、腎病變;非瘢痕體質;無皮膚病和血液系統(tǒng)疾病;高血壓病經內科治療已有效地控制。處于消瘦期時效果優(yōu)于處于肥胖期,長臉型者優(yōu)于寬臉型者。
心理狀況:
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(yī)學模式的轉變,了解和掌握要求美容手術者的心理狀況和求醫(yī)動機,已成為評價手術效果的標準之一,除皺手術也不例外。術前仔細了解求術者的要求、動機,排除存在異常心理狀態(tài)者,如:①期望值過高,要求脫離實際者;②為解決愛情、婚姻或事業(yè)中存在的問題者;③順應周圍人的要求,等等。另外,對于正處在人生重要轉折點的求術者,勸其渡過這段時期后再來手術。接診時即應講清除皺手術的主要方法、步驟和預期效果,也應告知手術技術的局限性及并發(fā)癥,這樣一來,既可避免一部分適應證的選擇錯誤,也使求術者有必要的思想、心理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