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8-07-13 16:14:00 瀏覽次數(shù):302
(1)外耳增生性瘢痕
深Ⅱ°燒傷或淺Ⅱ°燒傷處理不適當、延期愈合后引起局部瘢痕增生,瘢痕可為條索狀片塊狀不等,常影響耳廓外形。治療可將增生性瘢痕徹底切除,直達軟骨膜淺面,然后采用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復創(chuàng)面。如果形成瘢痕疙瘩,也可將病變切除,創(chuàng)面采用較薄的皮片移植修復,手術后局部需作放射治療,防止瘢痕疙瘩復發(fā)。
(2)耳廓粘連
顱面部燒傷累及耳后及其鄰近區(qū)域時,傷愈后可因瘢痕攣縮導致耳廓與耳后乳突部粘連,致使耳廓與顱側壁的正常角度消失,影響容貌,同時還帶來一定的功能障礙,如影響口罩與眼鏡的正常佩戴等。有時還形成隱窩或橋狀瘢痕粘連,如耳垂與乳突部之間的皺褶處,常有部分皮膚幸免燒傷而殘留,創(chuàng)面瘢痕愈合后由于瘢痕攣縮形成深凹的囊袋,積藏污物反覆感染,需要手術處理。
如粘連范圍較廣,則應切除瘢痕組織,松解攣縮,使耳廓復位,形成刨面,采用 中l厚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復。手術時需注意,當掀起耳廓時,勿暴露耳軟骨;松解攣縮要徹底,剝離應直至耳后皺褶處;耳后殘留面積較小的孤島狀皮膚應予切除,但皺褶處殘留的三角形皮膚可予保留,必要時于耳后乳突區(qū)形成一個三角形皮瓣轉移至耳后皺褶處,以使修復后形成穩(wěn)定的耳顱角;移植皮片的面積要夠大,張力要適當,防止過于松弛影響皮片存活,也要防止過于緊張而影響效果。皮片移植后可采用打包縫合加壓法固定,手術后堅持支撐包扎數(shù)月,防止皮片收縮。
(3)、外耳道口狹窄和閉鎖
外耳道口可因燒傷瘢痕增生或攣縮發(fā)生狹窄甚至完全閉鎖,妨礙聽力。主要治療原則是切除瘢痕組織,擴大外耳道口,然后進行皮膚修復。手術時沿狹窄口處切開,逐步進入外耳道,徹底切除瘢痕組織,必要時可切除部分耳甲軟骨,以使重建的外耳道口比正常略寬大,然后徹底止血并吸除外耳道內(nèi)血液。
一塊厚中厚皮片,肉面向外;包裹在印模膠或適當粗細的塑料管或橡皮管上,塞入外耳道內(nèi),皮片邊緣與外耳道口皮膚創(chuàng)緣縫合后加壓包扎。手術后l0天更換敷料并拆線。繼續(xù)以橡皮管或塑料管支撐擴張半年以上,防